《京剧常识手册》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
作者:五六年级
发布:2021-07-27 11:22
来源:www.kewaishu.com.cn
阅读:次
《京剧常识手册》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
《京剧常识手册》是200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涂沛,苏移。
2020年4月,列入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(2020年版)》。
【内容简介】
《京剧常识手册》主要内容包括:京剧简史;京胡伴奏;京剧表演;京剧行当;戏曲龙套艺术;京剧化装;戏曲砌末与舞台装置七部分。
【京剧历史】
(一)京剧名称
京剧源远流长,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。计有:乱弹、簧调、京簧、京二簧、皮簧(皮黄)、二簧(二黄)、大戏、平剧(北京旧称北平)、旧剧(针对新剧即活剧而言、国剧、京戏、京剧等。
(二)同光十三绝
清代光绪年间,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、光绪时期的13名昆曲、京剧着名演员的剧装画像,传世以后,称为“同光十三绝”。画中绘老生4人:程长庚饰《群英会》之鲁肃,卢胜奎饰《战北塬》之诸葛亮,张胜奎饰《一捧雪》之莫成,杨月楼饰《四郎探母》之杨延辉。武生1人:潭鑫培饰《恶虎村》之黄天覇。小生1人:徐小香饰《群英会》之周瑜。旦角4人:梅巧玲饰《雁门关》之萧太后,时小福饰《桑园会》之罗敷,余紫云饰《彩楼配》之王宝钏,朱莲芬饰《玉簪记》之陈妙常。老旦1人:郝兰田饰《行路训子》之康氏。丑角2人:刘赶三饰《探亲家》之乡下妈妈,杨鸣玉饰《思志诚〉之闵天亮。所绘13位演员之面目毕肖,神情逼真,服装、化妆写实传真,为研究京剧史的珍贵资料。
(三)徽班进京
“徽”指徽调或徽戏,“徽班”指演徽调的戏班。清代初年,擞调在南方深受欢迎,有许多着名的徽班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是清高宗(乾隆皇帝)的八旬“万寿”。清王朝从前一年就筹办庆典。各省官员竞相献礼,以示忠诚。浙江盐务大臣约集了久享盛名的徽班“三庆班”入京祝寿,当时三庆的主要旦角是高朗亭。继三庆班之后,许多徽班接踵而来,而且逐渐取代了昆曲和弋腔在北京舞台上的位置,日益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。
(四)四大徽班
徽班继三庆班之后,陆续进入北京的还有很多,其中最着名的是:三庆、四喜、春台、和春,习称“四大徽班”。四大徽班在演出上各具特色,当时有这样的赞誉:三庆的轴子,四喜的曲子,春台的孩子,和春的把子。“轴”音咒,意思是说三庆班擅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。“曲子'指昆曲,意思是说四喜班擅演昆腔的剧目。“孩子”指童伶,意思是说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,生气勃勃。“把子”指武戏,意思是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炽,最受欢迎。
(五)徽汉合流
汉戏又名楚调,现名汉剧,以西皮、二黄两种声腔为主,但更侧重西皮,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。1828年以后,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。这时徽班声势浩大,汉戏单独成班,难与抗衡。由于徽、汉两个剧种在声腔、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,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,大都参加徽班的合作演出。徽、汉两班合作,徽、汉两调合流,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吸收、融化,又从昆曲、弋腔、秦腔不断汲取营养,终于形成一个新的剧种--京剧。
(六)汉戏进京
汉戏演员进入北京,投身徽班,一些汉戏演员且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(如余三胜即是)。由于徽、汉两个剧种长期同台演出,彼此融会吸收,逐渐合流,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据清代粟海庵居士着《燕台鸿爪集》着于1828-1832)所载:“京师尚楚调,乐工中如王洪贵、李六,以善为新声称于时……”,因此一般将汉戏进京的时间划在道光八年至十二年(即1828-1832)。先后进京的汉戏演员很多,见于当时文宇记载的,约有:四喜官、米应先(米喜子)、余三胜、李六、王贵、龙德云、童德善、谭志道等人。
(七)京剧形成到底多少年
京剧形成到底多少年?有两种说法:150年或200年。在戏曲史界,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,但比较准确的应是150年。―个剧种形成的时期,当然不能像商店开业那样确切,应该说是150年左右。
1990年曾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,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巳有200年的证明。其实徽班进京与后来的京剧形成虽有密切关系,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打个粗浅的比方,婴儿的年龄应该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,不能把他从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都算在内。既曰形成,就得有个比较科学的界定。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区别即在于此。
【图书目录】
上册:
京剧简史
概说
一、徽班进北京
二、京剧人徽戏班脱胎而生
三、清末京剧艺术的成熟与提高
(一)京剧艺术发展的社会条件
(二)丰富多彩的演出剧目
(三)演出活动
四、“五四”运动以来京剧艺术的发展与变革
(一)“五四”运动以来的社会状况
(二)戏剧观及艺术审美观的改变
(三)京剧艺术和京剧艺人社会地位的改变
五、流派空前繁荣——表演艺术的新发展
(一)流派的出现是表演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
(二)表演流派的空前繁荣
六、京剧艺术登上世界舞台
梅兰芳出国访问演出和程砚秋欧考察戏剧
梅兰芳赴苏联访问演出
上一篇:《启功给你讲书法》阐述启功对书法艺术的体会 下一篇:《戏曲进校园》弘扬传统文化促青少年全面发展